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民主的平衡點?(「韓非,快逃」讀書心得)

兒子放暑假,給他買了一本「台灣尋寶記」,希望他能認識台灣的歷史(雖然老娘的台灣歷史爛到不行)。兒子問我:「為什麼要讀歷史?爲什麼要知道以前發生的事?」心想,兒子很喜歡數學卻不喜歡歷史,似乎是遺傳到我了,隱隱擔憂著。

我回答:「因為以前曾經發生的事情,以後還會再發生。讀歷史可以知道曾經發生怎樣的事情,我們將來又遇到的時候,就知道要怎麼做了。」


最近在看一本書「韓非,快逃」。公司發的,要做讀書會。

裡面說到韓非和其他思想家,不管是道家或是儒家,討論起韓非的治國理念,最後的結論都是「快逃吧」。

就好像在跟火星人說:「地球是很危險的,你還是回火星去吧!」


書裡是很多的小故事,連結到韓非的思想,做一個對照或是範例去說明和印證。
看完故事之後,有些很清楚明白,有些卻又衍伸出其他的疑問。
期待書的後半部會有相對應的解答,但是這又落入「尋找正確答案」的窠臼之中。

甚至有些書中的「道理」也不能完全說服我。也許我老了,所以有一些觀念已經無法更改,已經不是白紙可以任人隨意塗鴉。


說到管理這件事,其實我的經驗也不多。我總是把同事當成「並肩作戰的夥伴」而不是「我出一張嘴,讓他們去忙」的階級制度,畢竟我沒有賞罰的權限,根本做不到所謂的管理。


以後是否要狐假虎威,試試看呢?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講了這麼多,都還沒講到這邊文章的主題

其實是韓非說到君主要能眾端參觀,才不會被少數人蒙蔽看不清真相但是又認為世上沒那麼多聰明的人,如果大部份的人都抱持相同的意見,就應該是持另一派意見的人被控制或是被脅迫而噤聲。進一步討論到所謂的「少數服從多數」是否正確,仍需要看君主是否能夠眾端參觀。


反觀精美的「英國脫毆公投」這件事情,都爲社會帶來不安和疑惑,為什麼兩派意見會互相拉扯如此巨大,原因竟是有許多人根本還不了解整件事會造成的影響和後果便去投票,而投票結果是雙方差距不大的。

這是民粹?還是民意?誰是被煽動、被控制?


在上位者不論做出怎樣的決定,都會獲得半數民眾的反對。



現代國家的治理,時常以「民主」、「自由」、「人權」為基本價值,和戰國時代不同 

企業的管理以「競爭力」和「永續」為長遠目標,和戰國時代倒有幾分相似。

過度偏袒某一方就會失衡,但民主是以多數去脅迫少數,是以不聰明的人去要求聰明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弔詭。國家若要維持安定、眼光放遠,是否我們都能夠真心誠意去看待這個國家的未來,而不是只看到自己個人的得失?


而針對公司讀書會的內容,我是以國家和企業做一個對比,思考兩者的異同。

老闆就是一國之君,主管是臣,基層員工是百姓,這本書講了一些君臣之間溝通的例子,還講了一些賢臣管理百姓的例子,都很有意思,雖然有點零散,但是收穫很多。

但我畢竟是老了,有些觀念似乎改不太過來。比如說,要重罰,這個我就是怎麼也狠不下心,實在痛苦,若說我的管理是什麼風格,應該是偏向無為之治吧,放手讓底下的人去嘗試、去發揮,只給一個方向,看看能衝多遠。我覺得人長大成年了,若還要別人手把手的陪在旁邊,對自己是一種負擔,對底下的人更是一種壓力吧。

但時常遇到需要手把手教、眼睛盯著看,一走遠就出亂子的夥伴,難怪無所作為,嗚嗚。

我需要一次心靈革命、腦內革命之類的,把心臟再練強一點、硬一點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