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 元很划算啊簡直是做慈善,講師還把講師費捐出去真正做慈善)
講師是FB廣告代操公司的執行總監,算是掏心掏肺無私分享多年經驗
但講者與聽者的水平還是有點落差
課堂內容扎實又豐富,怕講不完所以沒有停下來解釋的餘地
很多專業術語是「我彷彿好像聽過」、「大概是那樣吧」就暫時略過了
沒關係,講者也很貼心地分享讓大家自學的幾個網頁
雖然我覺得,好像讓大家先看完再來上課會更有 fu....
冗長的碎碎唸到此結束,接下來我要分享課堂筆記,包含我個人的一些碎念
並非百分之百都是講師的想法,請不要誤會他
===============================
FB的行銷設定值大約每個月更新兩次,比如說按讚數,以前 10圓一個讚,現在20幾元起跳了,相當不划算。因為越多人買一樣的產品,競爭越激烈,價格就越高,所以是台灣廠商互炒,肥了FB的口袋啊。
FB的使用者人數在 1800 萬,Instagram 約350萬,後者的轉換率奇差無比,也沒有和 FB 串接無法追蹤效果,就像把錢丟進黑洞啊。
FB會搜集使用者的所有軟體硬體及個人資料,包含所有填寫的和在FB上進行的活動和移動甚至連哪一家ISP都會被蒐集,未來他們會往「消費行為」努力,抓出每個人的消費力。
(我是不介意他蒐集,反正,我也要用到啊)
(但是某些正義魔人會跳腳)
最近粉絲頁有新的功能「商店專區」,因為沒有辦法串接金物流,沒有辦法立即成交,所以我根本不想使用,不過講師建議大家都去使用看看,FB正在朝金物流努力,將來要取代個品牌的官網可以直接導購,還要串連 FB 的「優惠活動」功能,直接發折價券。
目前的優惠活動功能是讓消費者印出優惠券,再到實體店舖使用。我覺得這行為很無聊,print screen 就可以寄給大家了誰管你是不是 FB 來的...。
另外商店專區也有人在開發 Messager 機器人,若將來有串接金物流,就會被大量運用。
不過,現階段的商店專區等於是讓消費者要多按好幾次才能進入真正的購買頁,這種做法和我所知的原則有所違背。多一個頁面就多一次讓消費者後悔的機會,大家應該盡可能縮短下單的距離,簡化消費的流程.....
「AC尼爾森DAR」我實在是不懂,講師是說電視的收視率評估方式會被用來評估數位廣告
講師也認為這將會大量侵蝕現有的電視廣告資源,
但我覺得原因是出在沒有人要看電視了啊.....
我家的電視是用來看公共電視、DVD、Netflix 和 Youtube....還有玩電動....
線上與線下的對應轉換率追蹤,報告包含三個項目「觸及」、「品牌共鳴」和「市場反應」而且要在觸及人數 300萬人以上才有數據
因為數量夠大才有數據能跑
(這一段我是沒有很想了解,沒錢啦。)
回到,如何下廣告這件事情,首先要檢視粉絲頁的狀態
(1) 按讚數
(2) 貼文看到的人數
(3) 有互動的人數
如果粉絲團的按讚數是做抽獎或是買來的灌水居多,下廣告時可以直接排除掉粉絲!
(但是....我這裡有一個小疑問。如果我下廣告的付費方式是「互動」,還有排除的必要嗎?反正灌水帳號也不太可能跟我互動啊,我不想捨棄會和我互動的粉絲啊)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素材+策略 -> 效益
FB可以使用的素材種類較豐富多元,有圖片、影片、直播、投影片、連結、活動....ETC
首先要有好的素材搭,再搭配正確的策略,才能得到好的效益。
(想到之前EMC的課程:曝光靠排名、點擊靠圖片,曝光要靠花錢買,但效益的根本是圖片、是素材、是各種能夠吸睛的東西!)
若素材選擇「相簿拼貼」的話,下廣告時不要依「互動」付費,萬一粉絲進到相簿按了每一個圖片讚,每一個讚都會被收費的!
若素材是影片,請上傳到 Facebook 而不要貼 Youtube 連結
各種素材都去嘗試看看,才知道那些素材的表現方式如何,再運用創意去設計素材。
www.facebook.com/business/ads-guide/ 是廣告指南,說明所有素材的規格尺寸
還有 FB廣告樣式分享網,舉出一些 FB 廣告的實際例子供參考
以前廣告圖像的文字比例有 80/20 的限制,超過 20% 就禁止發廣告。但後來法國人抗議,這個限制違反他們的自由權,所以 FB 改為「依照不同的比例會影響觸及率」的變通方式,仍有網站可以上傳圖片,會顯示文字比例對觸及率的影響程度如何。
在自己的動態頁面看到廣告時,點廣告的右上角可以看到「FB廣告偏好管理」,裡面是自己被 FB 蒐集並歸類的屬性設定。
另外有一個 FB 廣告互助論壇,現在有 FB 客服駐站解答,可以去看看。
從 ads/audience-insights/ 看受眾洞察報告
到 Google Analytics URL Builder 產生的連結下廣告,就可以追蹤 FB 來的流量
如果品牌有實體分店,可以申請「分店地點專頁」可以設定各專頁的存取權
輸入所有分店的地址資訊之後,會一次產生所有的粉絲頁,且可以設定統一發文、各自發文或是統一發文、各自管理
什麼是 FB企業平臺?如果公司有一個以上的廣告帳號,或是多人共事需要分享廣告設定,就可以申請企業平臺,FB依照 BM帳號(Business Manager)去判定。有企業平臺之後還能使用 FB廣告郵件支援的功能,關於下廣告的各種疑問都可以寫信到客服。
下廣告的方式有許多種,非常不建議從貼文的右下角按[推廣貼文]
這個功能 (1) 不能選擇受眾 (2) 不知如何計費
我曾經用過,會有外國人來按讚,我真的不是歧視外國人,但是那名字就不像會買我產品的人,就不像看得懂我的說明,嚴重一點說,很多外國人是在幫 FB打工專門按廣告的,按幾個就領多少錢,這也不是什麼秘密。
另外就是建立廣告推廣,使用廣告管理員,裡面有很多篩選條件可以設定。
(1) 目標:想要按讚數還是觀看數還是互動次數,這些目標是不一樣的,會互相擠壓
(2) 花費:競標或是預約。競標會保證互動或是觀看的次數,預約的話可以設定頻率,只保證觸及結果而無法保證其他。
(3) 排程
(4) 呼籲
買按讚廣告的時候,如果素材是影片,排序會比圖片還要前面,很有可能出現在第一格,是卡位的好方法(曝光靠排名呀)
寫內文的時候,五行字然後帶連結,標準作法。
若要做互動,謹記用單張圖片,不要用相簿,後者花費驚人。
可以選擇[單日不重複觸及]確保擴散的廣度。
*單日不重複觸及:同一天同一個帳號只會看到廣告一次。
若素材是影片,CPM的計算方式是觀看 10秒,但前台的瀏覽人次是 3秒就計數,所以前台的數字一定要比後台觀察報告的數字大。
有實體門市就可以購買[本地市場知名度],有兩種聯繫方式可以設定:
(1) 打電話
(2) 規畫地圖導引
因為價格較貴,要重視時間段,可以少量投遞此類廣告
優惠券的功能,會寄發 email 給消費者印出來到實體店鋪使用
未來應該會和FB的商店專區串聯,折價券直接線上消費
以連結點擊次數 / 曝光次數 判定效益
輪播式的素材應用:
(1) 流程展示 step 1, step 2, ...
(2) 場景串連, 利用相似或是連續的背景
(3) 類似目錄的展示
Canvas 全螢幕的素材,以展示或是創意為主,因為此素材無法互動或是分享,也沒有導購的地方
開發潛在客戶(名單型廣告)製作時盡量讓填寫的資料在五項以內,尤其地址最好不要用,大部分的人懶得填。行為簡單、優惠很多,效果就顯著!
品牌知名度/回想值調查(回想有無看過該則廣告)這個要觸及數超過300萬人次以上才會出現的功能。觸及人數可以設定[隔七天再觸及]來增加廣度,除了單日不重複,七日內也不會重複。
什麼是廣告轉換追蹤像素?
安裝的方式:申請追蹤像素後取得網頁內嵌的程式碼,交給工程師置入要追蹤的網站的[每一頁](一般是嵌入在 header )
然後可以申請最多四十項追蹤的項目,例如:註冊、訂購、...etc 不同的作用
設定廣告受眾,可以新增興趣,然後排除不要的類型
(1) 自訂受眾
(2) 類似受眾:可以從自訂受眾裡面挑,但若假帳號多的話就不值得參考。使用類似的相似度以 5% 以內較精準。
設定受眾的時機很重要,若很多人同時都在使用類似的受眾,競爭就會大,價格就會高。
受眾的地理位置,所在地與居住地相距200KM以上就會被判定在旅行中。
如果想要找的是上班族,就需要設定所在地,而非居住地。
廣告設定提示的觸及人數,從明確到廣泛,最好是綠色範圍內偏明確 30 - 45度角,較精準。而實際觸及到的人數也跟預算有關,預算放越多,預估可觸及的人數就越多。
設定受眾興趣的時候,從大類別做交集和聯集,再用小類作排除。
年齡設定為 18歲以上+興趣,之後再撈廣告分析報告,可以找出適合的興趣作為下次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