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匿名者的評論

 對於 Sandra L. 女士(以下內容將以L. 女士代稱)在網路上以匿名方式投稿的求職失敗經驗分享文章,其內容多有對於主管和公司的預設立場及偏見,我個人感到非常驚訝與失望。但隨即又很慶幸L. 女士沒有通過考試門檻。

L. 女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篇文章,只有提到L. 女士對於主管的妄自揣測和對公司安排的不滿,卻全然不談自己能力不足才是無法留任最主要的原因。但我也可以理解會上網討拍的人通常都會如此避重就輕的描述單方面認知。

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強調「利他主義」和「傻瓜哲學」,如果強勢要求L. 女士不要匿名,改以公開的方式進行對峙,實在不是公司會做的事情。是以我只能用個人名義來撰寫這篇文章,也是做一個紀錄以及給未來的自己一個警惕。

首先L. 女士提到面談時老闆不能清楚說明課程和考試的內容,是造成她對公司有錯誤期待的原因。但是要求最上位的老闆熟悉整個培訓和考試的流程便是對於職場以及敝司的規模有錯誤的認知。

公司聘用員工的方式和方法都是由用人單位負責規劃,前期的培訓和測驗都是根據不同職務做安排的,L. 女士莫不是以為敝司只有一種招募員工的方法?否則怎麼會認為大老闆必須清楚所有內容,新員工又不需要和老闆一起經營公司。

但也確實如文章所言,我們在新進人員報到的第一天就有詳細告知,公司接下來有為期兩周的培訓並會有階段測驗,未達門檻直接刷掉。但是當下L. 女士並沒有反應拒絕公司培訓和測驗。

公司有職缺,但我們不缺佛像,沒有誰都能進來受大家供奉的道理。既然需要篩選,那必然要有一套規定,我們需要判斷人員的學習能力、邏輯能力、英文程度、以及業務能力等等。

我也確實表示公司不是學校,我們要求的不是60分和70分,我們要求的是90分到100分,人員犯的錯誤都會變成公司成本,不可不慎,是以L. 女士的測驗結果顯示她並未表現出與她要求的待遇相符合的能力條件,我們只能要求L. 女士離開。

文章中接著提到主管對她的履歷評頭論足且語帶歧視,其實是L. 女士不認識該名主管,將她的善意提醒解讀為歧視。該名主管正是同L. 女士一樣二度就業婦女,但主管個性嚴謹,對自身要求很高且細心,只是在L. 女士的履歷上看到她將擔任宗教團體的幹部寫在履歷表上,委婉提示這不能算是工作資歷。但L. 女士是否因此心虛或者感到不自信,竟在文章中詆毀主管對她的宗教有偏見。

人貴自知,且更重要的是有貴人願意提點應該虛心接受。新進人員對於前輩的指導應該是多聽多問,而不是反過來批評前輩,這實在是職場大忌。

另外L. 女士也在第一天詢問主管關於公司能否請假的相關規定,主管詳細說明請假流程後善意告知L. 女士在新人考核期間應避免頻繁請假。L. 女士竟然告訴主管:「我在考慮要接任小孩學校的家長會會長。」

也許L. 女士不清楚家長會會長和宗教團體幹部的區別,但該名主管當下有勸導L. 女士若考慮擔任家長會會長,敝司的職務恐怕不適合她,請她考慮清楚,並建議她若要接任家長會會長長,可以應徵如保險業務員之類需要大量人脈的工作,敝司只是很單純的私人企業。

至此主管完全是站在L. 女士的立場提出善意的建言,沒想到L. 女士既缺乏到私人企業就職的覺悟,還反過來詆毀主管對二度就業婦女有歧視?主管當下沒有請她馬上離開,在我看來都已經是很願意給她機會了。

接下來關於英語能力測驗和電腦文書軟體的操作,L. 女士所描述的,與主考官們感受到的有落差。她的TOEIC只有700分左右,翻譯出來的遣詞用字都不是商用英文,我們覺得可以之後再加強培養。但另一位TOEIC只有650左右,朗讀坑坑巴巴到一半我就聽不下去讓L. 女士接著讀。是以另一位新進人員英文不及格被刷掉而L. 女士留下來,沒想到卻讓L. 女士誤以為她英文程度很好。

我一個工學院專業的人,TOEIC 750分被從業務部趕到行政部,妳各位真的不要太自以爲是啊,業務部都是TOEIC 800分以上的,程度差進去還是要被電爆。L. 女士的英文程度在我們三位考官的評定是:堪用,候續再加強培養。這一點雖然沒有明確告知L. 女士,但這也是我們給L. 女士二度就業的再一次寬容,讓她進行下一階段的培訓。

至於她文章中提到的第三關系統操作,其實原本系統操作和第二關的課程要同時進行測驗的,只是因為系統講師參加東京馬拉松趕不回來,才將系統操作課程和機上考試往後推遲,所以L. 女士已經有比其他人員更多的時間準備筆試。但顯然L. 女士並不領情,還認為講師在為難她。事後又告訴我系統操作非常簡單,肯定能考好,如此簡單的內容卻又在她發布的文章裡寫成必須要反覆練習的困難課程,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

L. 女士終於在第二篇文章有寫到一句話來承認自己個人的問題。但她也提到考卷給分沒有部份給分,還有自己漏答一些題目才造成不及格。

首先考卷如何給分是批卷者來判斷,考生可以不服,但閱卷過程只是讓L. 女士認清自己不適任的其中一環。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分數,而在她看漏了「一些」題目。四個提問只回答兩個,我就算想部份給分也要妳有回答吧?

粗心大意才是L. 女士考核沒過的主要原因。

另外考卷上還有出現答非所問、邏輯難以直觀理解、錯別字等等次要因素。但是我當下沒辦法跟她好好溝通,因為她進會議室不到一分鐘就掉眼淚,並開始向我抱怨家裡孩子吵鬧使她沒辦法專心讀書,豬隊友老公完全置身事外,測驗當天早上小孩出狀況,她拜託老公處理但老公還是完全不幫忙。

話題被帶到家庭生活,我自己也生養三個小孩,我明白職業婦女的辛苦,但我沒辦法接受同事在工作上表現不佳時,將責任推到家庭和小孩身上。L. 女士一方面質疑公司對二度就業婦女的不友善,另一方面又把公事和私事混為一談,如此矛盾的論點真的讓我覺得很困惑。

但是L. 女士當下情緒激動並要求我在會議室裡陪她,所以我聽她哭了一個小時,努力要給她正能量,建議她回家和先生溝通,如果他支持L. 女士回歸職場,那也應該支持家庭方面的事務,不能都讓L. 女士一人承擔。殊不知一個負能量黑洞的面前,任何正面的回應都能被曲解和質疑。光明始終傳達不到黑洞裡。

也正如文章所說,我不是專業講師也不是主管,但我有說明培訓完畢進到業務部後還有業務同仁的評定,我們招聘人員之嚴謹,因為我們是寧缺勿濫的私人企業。

以L. 女士遇事掉眼淚和推小孩出來情緒勒索,還上網抹黑公司的做法,我是真的慶幸她測驗沒通過。

第三篇文章完全是L. 女士自曝其短,我有些不忍回應。首先新人培訓課程的時間很難安排,是因為講師們都是資深員工,具備專業知識和實務能力,平常工作就很多,還要額外撥時間給新人培訓,既要避開其它講師又不能耽誤日常工作,更是將公司機密不藏私完全教授給新員工,如此安排耗費公司極大成本和危險,只為了讓新人能夠順利融入原本的團體,減少摩擦。沒想到L. 女士絲毫不感激,還挑三揀四責怪講師,向公司提出「聘用外部講師」等等毫無意義的建議。敝司雖然只有成立30多年,但作為專業領域的領導企業,還真的找不到有資格幫忙培訓的「外部」講師。


再者L. 女士告訴我,她非常認真準備,連筆記都寫了三遍,原本非常有信心能通過考試。試問各位看倌,筆記手抄三次還記不清楚的員工,要怎麼留下來?敝司二度就業婦女來應聘考試及格的人員也有,別人能做到,自己沒做到的事情,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吧。

L. 女士認為主管不應該休假,試問主管課程都教授完畢了為什麼不能排休?給妳時間自習不好嗎?我們公司就是福利超好休假超自由,但很可惜L. 女士沒辦法加入。

系統操作課程被延後安排卻在L. 女士的文章中扭曲為硬塞課程,但她也確實認為系統課程非常簡單。各位也能從這裡看出L. 女士的邏輯思維並不清晰,我們認定員工可以輕鬆掌握系統課程才會做此安排的,原本就已經拖延的課程,她提出第四階段課程安排過於緊湊的當下,主管告知她先專心準備目前的考試,竟被她曲解為「已經判斷她不能通過」。

我實在不能理解負能量的腦迴路。

也許最初沒有告知L. 女士,其實公司安排課程和測驗都有時限規定,只是這次卡到講師去東京跑馬拉松。我們規定時限也是為了觀察人員的學習速度,沒想到L. 女士卻曲解成主管硬塞課程。當然我也沒有拿其他人的課程和測驗紀錄給她看,這些都是機密文件和個人資料,但卻要因此受到L. 女士妄自揣測和詆毀。


但我覺得這也是一次很好的宣傳。妳各位都給我注意,敢提出45K薪資的新進人員待遇就要表現出等值的能力,不然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外加浪費彼此時間而已。

筆試分數只有69分,英文又很勉強,我是真的為了她好,不合適不要勉強,不然她在業務部門只會更痛苦。

然後能力不足還上網討拍⋯⋯😏


我在臉書發文好友圈,收到朋友的建言,也在這裡特別備註以便未來查找相關訊息做參考:

先做考題測驗和人格分析

初步篩選完再請老闆面談

調換流程順序就能改善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總是保持優雅的奶奶

從小就跟奶奶住在同一棟,一直到長大了到外面住學校附近。

 印象中她總是把頭髮燙得很像棉花糖,又蓬鬆又高,而且是紅棕色的 
我也不知道是奶奶本來就紅色頭髮還是她染色了 
可是小時候也不流行染頭髮吧? 
也可能是她燙太多次就變紅色 

奶奶原本住舊家的時候,很偶爾會中午回去看奶奶,大概一個月才去一次。
通常只有奶奶和阿清在家,奶奶都會要我們吃東西。陪她看電視。 
後來奶奶在浴室跌倒骨折了,去醫院動手術,回舊家沒電梯不方便,改住到姑姑家。 
爸爸就開始輪流開車載我或是弟弟去姑姑家看奶奶。

大概是因為我台語比弟弟好一點,我很努力跟奶奶尬聊,
所以後來我沒去的時候奶奶會問我怎麽沒去。
每次去看奶奶,阿清都會切水果給我們吃,常常都切太多,
奶奶會叫我帶水果回公司,拿給弟弟和弟媳婦。
或是拿拜拜過的零食,一大堆。 
有時候跑去看奶奶結果奶奶出門去了,有時候去洗頭髮,去燙頭髮。
有時候去公園走走。阿清帶奶奶出門。 

後來奶奶失智症越來越嚴重了,把爸爸認成爺爺,
把表弟認成陌生人(一直在找表弟可是不認得面前的表弟,在找年紀很小的表弟) 
自己的女兒坐在旁邊還一直說要找女兒,晚上不睡覺說要去把離家出走的女兒找回來。
也有帕金森氏症,還有腎功能很差,經常在住院洗腎的邊緣,
每次醫生看抽血報告都問要不要住院,
但其實我們都知道奶奶只能維持,沒辦法變好了。 
疫情這樣,住院大家都不能探望奶奶,所以還是回家裡,開始控制飲食的內容。 
醫生會恐嚇奶奶,叫奶奶水喝多一點,不然就要住醫院。

我從2021年5月開始接手處理奶奶的看醫生、拿藥、做健檢,
幫奶奶安排住的地方,買營養品,有空就跟爸爸一起去看奶奶(=翹班)。 
有陣子幾乎天天都去看奶奶,就是陪她看電視,找一些話題聊。
買了一個pui pui天竺鼠車車的捏捏玩具給奶奶捏著玩。 
因為有一次拿手機出來跟奶奶玩自拍,才順手錄到一段奶奶跟我尬聊的影片,
是唯一能讓我再聽到奶奶聲音的影片了。 
奶奶變得像小寶寶一樣,要慢慢跟她說,慢慢聽她講,要哄她喝水,要哄她吃藥。
近身照顧好一段時間之後我才終於發現,奶奶的眉毛不用化妝就很漂亮,
當時姑姑剛好也在旁邊,告訴我那眉毛是紋的,就是刺青。
姑姑說奶奶很愛漂亮,年輕的時候就去紋眉。
我當時就震驚了:【啊!竟然可以這麽方便!】


每次去陪奶奶看醫生,她都會穿得很漂亮,
如果我穿得比較有氣質一點,她也會看我的衣服看很久,
說我這件衣服很水,問我在哪裡買到的。 
姑姑也曾經說過奶奶是很愛買新衣服的,每次帶她出去逛街都會買衣服。 
現在仔細回想,我真的從小就沒有看過奶奶穿什麽家居服。
她總是穿得很正式。 除了早上的外丹功運動服,她總是穿得很端莊,
好像隨時都能去參加聚會。 
一直到她跌倒入院手術之後回家休養,整天都窩在沙發上,才漸漸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奶奶過世之前,爸爸想要幫奶奶辦一個生前告別式,
所以回舊家拿了很多老照片出來,特別把奶奶的照片整理翻拍,
要做一個奶奶的回顧影片。
因為爸爸講到【生前告別式】的時候,姑姑們都是抵觸的,
會覺得一些遠方的親友可能會覺得觸霉頭,覺得子女不孝。 
但奶奶最後這幾個月其實已經像植物人一樣的,不能自己行走,
四肢都僵硬,只能靠鼻胃管灌食,也不會說話,甚至眼睛都不能張開好好看著我。
 所以這個【生前告別式】我改了一個稱呼,叫做【回顧展】。
爸爸也覺得回顧展很好,因為就是看一些老照片回憶往事。 
沒想到照片才整理沒過多久,奶奶就離開我們了。 

那天原本是阿清要休假的日子,找不到臨時看護,所以我和爸爸準備去陪奶奶度過一天。 
沒想到早上七點接到爸爸的電話說奶奶走了,我才剛穿好衣服準備出門過去。 
雖然知道總會有這一天,但還是有點吃驚,又想到這一年多來的點滴,
忽然覺得很傷心,哭完了才出門。 
兩個姑姑都住附近所以比我早到,金寶山的禮儀師也到了,還有醫生,
爸爸跟他們坐著討論,兩個表弟站在旁邊,我先進寢室看奶奶,
講了兩句忍不住就跑去廚房哭了。 

以後不會再有人一直往我的碗裡夾菜了。 
以後不會再有人一直叫我吃水果。 
以後不會再有人罵我三八叮咚。 

但是奶奶也不會再說她牙齒痛了。 
不用再去醫院抽血驗尿排隊看醫生了。 
不用再因為腎功能不好要一直強迫喝水然後又嗆到 
食物也不需要再挑著吃 
最喜歡喝的咖啡都可以喝了 

奶奶星期天過世,爸爸就要求我星期一先把回顧展的影片做了一個版本出來,放在靈堂播放。
接下來每天都有人提供新的素材,新的回憶,新的背景音樂,
每天都有一個新的版本。
 把奶奶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發現奶奶真的不論是在工作、去聚會、去爬山還是去旅遊都打扮得很優雅、很有氣質。 
頭髮永遠都是梳得高高的。 
照片裡的奶奶通常都是很認真地瞪著鏡頭,嘴角微微的翹起,
幾百張照片裡面,真正放開大笑的照片就只有一張。 
奶奶的偶像包袱很重呢。 

我印象中,小時候放學回到家,奶奶總是要拉著我去吃飯,
但我每次都不肯,拗著一定先把作業攤在客廳的茶几上,
坐著小凳子堅持要先把作業寫好才吃飯。 
奶奶就會說吃飽再寫啊,我都說不行一定要先寫作業。
不知道在堅持什麽,但我就是堅持。 
後來奶奶跟著妹妹去小學的成人教育班學ㄅㄆㄇ,換奶奶在茶几上寫作業。
我每次看到就覺得好逗。 

奶奶早上會去跳外丹功,認識很多附近的朋友。 
奶奶煮的滷肉湯最好吃了。 裡面的滷肉有時候會滷到很硬,然後我又不愛吃肥肉。 
所以我只澆肉湯配飯,我曾經只有白米飯配滷肉湯就吃了五碗。 
每次講到這件事,爸爸都說我真好養啊。 

後來奶奶已經失智症很嚴重,最後一次做認知測驗的時候,連開口回答都不會了,
醫生說這太嚴重了,都不開藥了。 
我看著奶奶的變化,真的很快,一年的時間,從能走路能講話能吃飯,到什麽都不能。 
每住一次醫院回來就退化一大步,最後一次進醫院是因為發燒,醫生說是肺炎, 
可能是因為吞嚥功能不好了,所以會一直嗆到,嗆成了肺炎,只好做鼻胃管。 
奶奶接了鼻胃管之後,我就沒有再聽她叫過我的名字了。

 舊家要做老屋重建,所以只好到法院聲請監護宣告,
結果連法院要求的鑑定都還沒有做,奶奶就離開了。 
奶奶幫我們省下鑑定費用一萬多塊錢。 
(我不能理解,社會局都已經核發極重度身心障礙了,法院還要我們花大錢再做一次鑑定。) 
我又寫了撤訴狀把聲請案撤回,聽說還能退還部分的聲請費。 

原本奶奶四肢是非常僵硬的,我們要幫她做一些關節活動都很困難的。 
而且去復健科到後來復健師也都說不用去了。 
奶奶過世那天,阿清說,一大早她就先幫奶奶清潔身體,然後餵奶奶喝營養品。
餵完沒多久,奶奶忽然就手腳都軟下去了,變得很軟很容易活動。
阿清當下覺得奶奶不對勁,趕緊打電話給爸爸。 
爸爸接到電話急匆匆穿個藍白拖鞋就出門了。 

我跟阿清道謝,阿清說奶奶有吃飽了才走的,奶奶應該是很舒服了。 
阿清才又接著說在奶奶過世的前兩天那次換鼻胃管,奶奶都沒有反抗,很奇怪。 
以前要幫奶奶換鼻胃管的時候奶奶都會一直扭動不配合,但最後那次都沒有動靜。 
那天我也是在的,護理師還有很大聲的喊奶奶,拍奶奶的肩膀,奶奶都沒有回應, 
鼻胃管拿出來跟放進去的時候,奶奶都閉著眼睛很平靜。 
但我沒有看過奶奶以前換鼻胃管的樣子,所以不知道這樣很反常。 

自從叔叔從中國回來跟奶奶住在一起之後,我就很少去看奶奶了,都讓叔叔照顧, 
後來叔叔說要出門工作,要回舊家住,不再跟奶奶住了,我和爸爸才又開始頻繁去看奶奶。
每次看到奶奶都是閉著眼睛坐在椅子上。 我想奶奶如果有知覺的話,她應該是傷心的。
傷心到都不願意張開眼睛好好看我們了。 
生病的痛,不能動的痛,沒辦法開口表達的痛,
我甚至不確定奶奶是否還有聽見我在旁邊握著她的手喊她。 
姑姑和爸爸都說奶奶很膽小,很怕黑,很怕一個人。
那她看不到、聽不到的時候,是不是也很害怕呢。 
她有時候會流眼淚。 

爸爸卻說植物人也會流眼淚的。 

那天奶奶換完鼻胃管扶她進房間躺下的時候,
我和阿清都確實聽到奶奶發出一聲放鬆的嘆息。 
我們還笑奶奶是不是坐太久了,終於躺下來覺得很舒服才嘆氣呢。 
是不是奶奶連坐著聽我們講話都覺得很累了呢。 

阿清照顧奶奶五年多,真的很長時間了,
我很感謝阿清在我們沒辦法陪奶奶的時候,至少有個人還陪在奶奶身邊。 
不過阿清講話有時候我都沒有聽得很懂,好像她的文法是不太一樣的。 
她講東西有時候我沒聽懂都直接用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回應。 
比如我們一般說的謝謝,她會說:【我謝謝妳啊~】 
聽起來有一種嘲諷的意味,真是有趣。 
雖然阿清是不太專業的看護,但畢竟她也努力了。 

我們都有遺憾,也都有感傷,
但這些心情也讓我更知道,要好好珍惜還在身邊陪伴我的家人。 
那些愛的話語,還是要活著的時候好好地說給對方聽。

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讀書會記分板 - 自動計算產生名次

每次讀書會最痛苦的就是最後要統計分數

每個參加者都會拿到一張評分表

先幫每一位上台的講者打分數

最後一位講完之後再把名次填在最右邊交上來

第一名拿10分,第二名拿9分,..... 一直到第 10名拿 1 分

把所有的評分表都登記完之後,再依照每一位講者的累積得分排序

總分最高的是第一名,然後往下排

老闆會照名次發獎金

隨著讀書會人數的成長

每次統計分數的時候,都講到口乾舌燥,寫到手斷掉,計算機按到快壞掉

老闆在台上撐場面,一直催成績......


前兩次 MIS 用條碼和 excel 表做了自動計算的公式

可是這檔案每次讀書會都要重做,我覺得也很慢

應該是做一個二維表格....表格填完,分數就要瞬間計算出來,才對啊!

想要用 javascript 做網頁版,到時候檔案打開就直接 key in ....

話不多說,馬上來寫寫看。

使用方式說明:
此為三十人評分表,若評分人數超過 30 人,則本表不適用
將評分表回收後,依照每張評分表的名次填入講者的編號
開啟 Chrome 的設定裡的 [更多工具] => [開發人員工具]
按下表格的 Check Socre 按鈕之後,統計結果會出現在 Console
且會跳出一個 alert 視窗表示完成
不要關掉 alert 視窗,在 console 看統計結果,以及排名次
關掉 alert 會使 consoler 結果消失且表格清空
要恢復表格內容請按網頁的 [上一頁]

30人評分表第1名
10分
第2名
9分
第3名
8分
第4名
7分
第5名
6分
第6名
5分
第7名
4分
第8名
3分
第9名
2分
第10名
1分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表五
表六
表七
表八
表九
表十
表十一
表十二
表十三
表十四
表十五
表十六
表十七
表十八
表十九
表二十
表二十一
表二十二
表二十三
表二十四
表二十五
表二十六
表二十七
表二十八
表二十九
表三十
按 [上一頁]
回復數值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2018.08.09 玩具暨婦嬰用品論壇 筆記

理事長:
透過產業、政府、媒體的資源
採購指南裡有一篇蘇教授的文章講STEAM
STEAM玩具委員會成立大會
=======================
陳所長
北科大校友遍佈,工業設計系
善用北科大平台
四號出口有空間和場域做展出
玩具產業碩士班  何時要開課?
挖坑給講師
================================
FunKids 放小孩:學具市場推廣經驗分享  王湘妤
幼教背景 嬰幼兒按摩講師 園長所長創辦人
日本玩具美術館  裡面有理事長的設計 東京百大玩具設計首獎

桌遊為主的工作內容,教學現場經驗造成敏銳度。
如何運用產品的想像:賦予產品意義與價值,可能是開發者沒想到的。
對要運用教具的人來說,怎樣的產品可以吸引目光,或是對幼兒和家長能產生動機。

FunHouse 幼兒共學團體:帶入教具,與廠商連結,發現有些好產品缺乏說明推廣。
將孩子使用教具的過程反饋給設計師:改進。或是孩子玩出不一樣的火花。

但是掏錢的是家長而不是小孩,讓家長能夠參與:桌遊促進家庭互動,讓家長學會操作,體會遊戲本身的樂趣進而購買。

>> 發展成人教育訓練課程  >> 讓家長和老師學習如何使用教具:採主題式討論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unKids123/
從參與者反饋關於教具的關注重點為何

STEAM議題發燒  翻轉教育  次團體帶動教育現場改變
但卻是從玩具產業開始的
親子天下:STEAM 好玩具100

玩具做的是外圍教育(家庭、社區)帶動體制內的教育做改變
好的教具和材料讓體制內的老師可以快速融入執行
在議題之前設計出可以運用的教具

台灣是指標性的區域,很多地區以台灣的發展為參考方向
台灣發展的玩具市場很大
香港玩具展STEAM議題 ,成為可見可實踐的狀態

Amazon 有設立 STEM 玩具專區  引導消費者
人是群居從眾的  會好奇點進去逛

但是STEAM太過浮濫又造成消費者混亂

什麼是STEAM?打著旗號就好賣嗎?
什麼是斜槓青年?(非專業性的工作內容,同時具備多種技能的人)

幼兒園教學現場就是在體現STEAM的精神,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了
台灣麥克玩轉STEAM教育訓練(一天)

在STEM的基礎之上可以加入任意元素
A:Art
R:Reading
也可以是醫療、工程、教育....etc 都可以加進去

在家裡和在學校如何進行STEAM的活動,就像在寫幼兒園的教學
拿掉專業知識性與概念性,從幼兒園就可以開始做STEAM
所以需要教具進入幼兒園,仰賴在座的先進去設計開發

新的東西注入市場帶動
如何挑選?如何行銷(分享)?

一、掌握STEAM的核心元素:科學S、科技T、工程E、藝術A、數學M
教具不是完全包含所有的元素,而是要連結其中的某項

遊戲或是玩具的設計者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這樣會很好玩 Just For Fun

二、STEAM的五大精神: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
這恰恰就是幼兒教育的內容
12年國教的總綱「核心素養」包含知識、能力及態度。與STEAM倡導的學習精神相符。
(課綱的三面九項重新檢視發想)要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九大能力裡的哪一項?
要如何跟素養教育連結?有哪些素養?
19 大重要議題裡的四大國際議題:人權、環境、性別平等、海洋教育。
海洋教育、反塑、海洋面臨的危機和威脅是什麼?孩子沒有感覺。在遊戲裡身歷其境?
海上的垃圾島國。

三、玩具的五大指標:
知識力、
主動力、(解謎等等參與)
問題解決力、(思考策略和下一步預測)
科技力、(有難度,但未必是當下連結,可能是新科技的概念)
創造力(沒有標準答案)

教育類桌遊:從桌遊之中發展出來

理想的玩具(教具)
一、低結構性:玩法富變化,利於創意展現,而不限於一種玩法
二、可重複使用:非單一結果或一次性操作
三、具連結性:可以和其他物品做連結搭配(鬆散材料)最好是取自自然環境(葉子石頭)
舉例:資源回收(寶特瓶、瓶蓋、保鮮膜中間的紙筒.....老師都會蒐集)

孩子會用全身去體會物品,不要限制孩子和物品的互動方式
孩子要和物品建立關係,有各種創意展現
搭積木就是為了要推倒,所以拍照作紀錄就好,不要感到可惜


強調STEAM與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美國有相關的認證(一個黃色的獎章)
科技、數學、藝術
MANIFOLD 黑白摺學、數字積木、

賦予產品加深加廣的延伸服務
好的東西需要有人去詮釋、去推廣、去教導如何使用
數學共備團體(國高中及小學數學老師)
數感實驗室,寫數學小說的老師(結合數學與文學):舉辦數學寫作比賽
舉辦桌遊體驗會,找有興趣的家長來一起玩

經過培訓:晨光桌遊的志工媽媽在學校開辦桌遊夏令營

要讓產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產品夠好就不怕時間考驗
千里馬需要伯樂
說自己做過的,做自己感動的


(現場提問)
李先生:教具和教材以開發者來說很難散佈,沒有通路或是管道
需要附上教師手冊?家長使用手冊?
但又找不到老師和教授幫忙寫(對的老師,懂產品,會使用)
看銷售對象:若是學校老師,必須要附說明或是附帶課程
若是家長,爸爸要看什麼,媽媽要看什麼。
也要看產品的操作難易度

提問:不同國家地區的教育理念不同,如何設計教材說明?
採購方會反饋意見,會有國外代理商告知如何改善調整在地化。
花小錢賺大錢

理事長:論壇就是促進產官學交流的場合

======================

台北教育大學 范丙林博士  在職班只有週六上課 玩具遊戲設計碩士班
遊戲化 Gamification
博士說:遊戲化和遊戲式不一樣喔!!!

APP時代
Flurry 公司專門賣研究結果報告
將APP用四個象限來分類,不同象限的特點不同,使消費者掏錢的手段也不同

I:經常使用,忠誠度高(新聞與傳播)
II:常被使用但只會使用一段時間(約會、社交、遊戲):兩極化課金
III:不常用又容易移除
IV:不常用,但用了就不會移除(旅遊交通相關)

所以I和IV適合訂閱
II和III適合一次性購買

遊戲化的例子:集點。割闌尾計畫(罷免立委)。柯P募款小額遊戲好玩。
麥當勞早安鬧鐘APP。UNIQLO LUCKY LINE in Taiwan。
M&M 椒鹽脆餅口味的大家來找碴遊戲。
Nike Fuel 要把運動結果分享到社群(目標、數據、獎勵)。
買賣雙方互相評價拿分數,升等級。
蒐集、集點活動。
全聯的刀換了一百萬隻,鍋子換了一百三十萬個。
因為全聯是生鮮超市所以贈品用廚具很合理。如果是辦公文具效果就不會好。
推出活動之後殭屍會員都冒出來了。
壓力鍋賣了24萬個,超出鍋子的全球銷售量。
一個活動走 18 週,目標全年營業額成長20%

遊戲化的最高境界:湯姆歷險記的刷油漆事件

大富翁麥當勞
Google 招募員工的方式

遊戲化是一種方法,一種過程,其目的是吸引消費者,使其感到有趣或有興趣參與
但遊戲化不能解決爛產品或是爛服務的問題

社經地位高的人有高成就感,心情比較好,良性壓力。Stress != eutress
多巴胺 dopamine 讓人感到快樂

接受挑戰 > 達成目標 > 感到愉快 > 成長 > 再挑戰
遊戲設計機制就是良性壓力行為循環

容易玩、喜歡玩、持續玩的設計,遊戲設計師薪水很高

王者榮耀註冊人數 2億,活躍數 8千萬
美國賭徒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er  大吉大利 今晚吃雞

運動的遊戲化案例:步行記錄+皮卡丘
淘寶出現刷步神器
訊息回饋機制

推薦書:「好戲上場:如何利用社群媒體遊戲讓你獲得事業成功.....」

超商電視上面有攝影機記錄顧客的長相和行為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2018/08/07 教練德大第一次上課

課程主題:巧用 P4P 之精準營銷
講師:蕭弘書 Derek Hsiao  (米莎資國際)

只做重要的事情,需要的事情
兩個月短期要有成效,不可能把所有的功能都做到完美

講師授課的項目包含:銷售心理學、文字溝通利、設計銷售力(設計師賣自己的設計)、買家行為召喚設計。

不需再把 shipping 的方式列出來
FAQ要重新設計:讓客戶被感動,面對面會談的問題再寫。

怎麼樣把平台做壞的六種方法:
1. 不評估自家核心產品“全上架”
核心產品= 很強的產品=
(1) 銷售利潤最高的
(2) 銷售人員最懂的(專業)
(3) 銷售談判最短的

聚焦:客戶的長相,客戶如何使用產品(轉賣?通路?分潤方式?競品行情?)
找到談起來最輕鬆的客戶
針對客戶做行銷規劃(MOQ、服務項目、和競爭廠商做出差異)

2. 大量發產品有無效果“不關心”
曝光 點擊 反饋 訂單

打造90個有效果的產品,勝過 2000 個無效果的產品

產品的種類+關鍵詞的覆蓋
要認真運營每一支產品而不是複製一大堆一樣的產品只換標題

定時健檢:
(A)核心競爭力 + 運營目標 + 目標買家
(B)商品數+上架數:覆蓋關鍵詞
流量(曝光和點擊)是否合理:關鍵詞精准度、行業產品搜尋熱度
同行競爭者的比較:除了價格之外的差異、MOQ
(C)關鍵詞+核心關鍵詞+核心產品現狀
不要用泛詞做P4P
必須是有熱度的詞(買家搜尋用詞)
不要浪費錢拿到錯誤的點擊,要拿到精準的流量和點擊
因為買家搜尋的時候心裡已經有既定的產品長相

最好把所有的P4P 曝光點擊都集中在一個產品上
這就是超強的產品,自然排序會往前,可再另外打造第二支超強產品

先主打可以帶路的產品,累積鑽石,買家看到鑽石會更有信任感
年資也會影響買家信任度
從樣品單開始出,客人只買一件也可以賣,累積信保訂單

3.預算錯投無謂關聯詞“亂燒錢”
4.接訂單要先追求分數"大謬誤"
分數不重要,先有訂單才有分數

5.只學招數遇平台更新疲於奔命
不要跟大家做一樣的事情反而能跳出來被看見

6. 隨意判斷詢價真與假"失良機"

回覆的模板先用「我現在正在忙,待會兒回覆你」


用Alibaba的買家帳號去了解買家使用的角度
照片不要用公司LOGO,要用人的臉,最好是美女照片
德大的旺舖  misatsu.en.alibaba.com   專業的美女


待辦事項:
商家星等級的分數,可以掌握的項目都要盡量掌握


==========================================
Google 所有的點擊幾乎都在第一頁完成

規格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都大同小異:一定要排到第一頁(p4p或是自然排序)
但若是流行產業、客制、設計與樣式不同的產品:每一頁都可以出現一次

主圖不一定要和標題相符,可以 mock up 不同顏色上架

用精品盒子裝樣品(一次提供18種的試用鋁箔包)

作業:找到核心產品和主標題

Q1: 有曝光,無點擊?  主圖和標題要優化,尤其是標題重要
點擊率很重要,曝光次數不重要,精準的標題才會有高點擊率
長尾詞或是屬性詞都不重要,有熱搜度的詞才容易被點擊
要做長尾詞就另外放一隻產品(但不急著現在做)

管理 P4P 關鍵詞的方式:建議用產品分組
組名就是產品標題,組內所有的詞都是推廣同一隻產品

作業:先挑兩三隻產品把標題和推廣詞重新做
大約一個月可以提升自然排序

產品管理 > 排名查詢工具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結果是對的就對了。

P4P 的出價是根據你願意花多少錢,而不是一直去關注去調價格。



Q2: 有點擊,無詢盤?詳情和內容要提升
Q3: 有詢價,無訂單?問問自己為什麼

衝詢價數沒有意義,能把詢價都變成訂單才是真功夫

把客戶的評價回饋內容翻譯成英文放到產品詳情

FAQ要洗腦客人:便宜=成本低=品質差....etc
把客人心裡的痛點寫出來


=================
提問時間:
(1) 什麼是省心寶?建議開嗎?
省心寶非常不精準,直接關掉,不然會有錯誤的點擊。

(2) 信保訂單,客人不喜歡用,因為退貨條件很嚴苛
客人要求用 Paypal 可以嗎?

客人其實是要轉嫁 Paypal 的提領手續費
所以也不能硬逼客人用信保(保資金、保交期、保訂單)


大訂單也不適合 Paypal
但為了累積鑽石所以會把運費切開來用信保訂單

========================

產品詳情裡要寫消費者和買家的評價
要加一個 聯絡我們 的按鈕



不要隨便砍掉產品
產品的交易和點擊分數還在,只要改掉標題和圖片就好,自然排序會不錯


曝光量VS頁面瀏覽量:曝光要有效=客人有點進產品頁
P4P 導入的是 Landing Page A > A1, A2, A3 又可以連到 B > B1, B2, B3 又連到C ,.... 最後連到A 全部都連來連去,讓客人一直在自家頁面裡打轉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勞動部問卷 電話訪問講了 24 分鐘

有無工作
年齡區間 35-39

105.10 - 106.09
求職
有無因為性別遭受不平等待遇

工作分配
有無因為性別遭受不平等待遇

調薪幅度
有無因為性別遭受不平等待遇

考核考績

升遷

訓練進修

資遣離職解雇

員工福利的提供

育嬰留職停薪

退休權利

跨性別、性別認同、.....

種族因素的歧視

階級因素
有無提出申訴

語言

思想

宗教

黨派

籍貫

出生地

年齡

婚姻

容貌含身高及五官

身心障礙

工會會員身份


結婚

懷孕
有,考績


因為要照顧小孩或長輩


專用申訴信箱、機制、申訴處理委員會

直接向雇主申訴的管道

性騷擾、言語騷擾

暴力事件(肢體言語)

生理假知道嗎

是否同意生理假

流產假

安胎修養措施?
產假?會否同意
產檢假?會否同意

哺集乳時間?

家庭照顧假?會否同意?

育嬰留職停薪?會否同意?

未滿三歲子女得提出減少或調整工作時間?

性別或性傾向向縣市政府勞工單位申訴
性別工作平等的教育訓練

是否有改善

一年內有無請過家庭照顧假?
性別平等法20條


無此需求

留職停薪無津貼


生理假

產檢假:第十五條第六項  產檢假五日 有薪水

產假:8週

是否提早申請產假?

是否足夠?

是否請過流產假?無此需求
是否安胎休養?無此需求


育嬰留職停薪?有無不平等待遇?

哺集乳室需求?
托兒需求?
4,11,12,13


夜間工作?10:00pm-6:00am

懷孕或哺乳期間?
女性不可夜間工作是否合理?

三種方式:(1) 原則上禁止但勞工有選擇權利 (2) 不用禁止 (3) 沒有修法必要



有幾題關於個人資料的題目就不寫了

訪問員很辛苦,每一題都要唸一模一樣的開頭「在105年10月到106年9月」

偶爾有些題目是「過去是否曾經」

勞動部感謝我
但是
若能給點實質的感謝會更棒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關於白色力量-柯P為台灣帶來的改變

素人從政的情況就是,很多以前可以的事情現在不行了。又多搞一堆有的沒的。

聽起來很像人治社會。

但其實不是,是因為以前的作法才是人治社會,素人從政沒有那些包袱,也還搞不太清楚那些愛恨情仇的歷史典故,反正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是非對錯反而清清楚楚。

台灣社會普遍瀰漫一種奇怪的是非不分:恐龍法官、黑白兩道勾結、立委的選民服務、一例一休勞資對立、體育協會壓榨逼迫選手、......各種有關係就沒關係。

這些不公不義的事情被報導被傳閱被分享,但是有得到解決嗎?有得到道歉嗎?

台灣正名、去中國化、反蔣、反文言文、反儒家、反讀經、反背誦。然而我擔心這段過程讓我們捨棄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包袱,連傳統禮教都被拋棄。我們有多久沒聽到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些美好的社會道德風俗善良,好像只會出現在路牌上。的確古時候的故事現在看起來都很荒謬,那難道我們不能寫出現代的故事嗎?作為傳承的角色,我們卻只負責搞破壞,這樣的做法跟文化大革命有什麼不同?我們要留給下一代的是沒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社會嗎?

可憐台灣人連要盡忠的對象都可以吵翻天,自己人互打鼻青臉腫也爽。勞資對立,勞工想要放假變多,同時還妄想要調漲薪資,這個世界上有哪一份工作可以做更少領更多?是數學老師時常請假嗎?


明明大環境不好,還在那邊癡人說夢話,難怪只能領22K,抱歉我講話就是這麼直。


回到柯P講話也很直,而且常常一針爆血,讓對手都無力反擊。當過醫生果然是手起刀落、藥到病除。我很欣賞柯P的幾個地方:

勇於嘗試、勇於面對、勇於改正。過往我們習慣看到政治人物裝傻裝死,爭功諉過,利益算盡,自掃門前雪,自己拿不到別人也別想拿,犯錯邏輯不通又解釋不清或答非所問,很多問題根本不解釋直接硬幹。但柯P呢?直白的做,錯了就改,看到別人錯就罵,有問就答,黑白分明。不迴避,不躲藏,執行效率高,身段低,格調高,犯後態度良好,積極改善。最最重要的是,他做事情的出發點都是良善,都是為民眾。

也許柯P在市政上是菜鳥,但是他在與民眾互動這一方面絕對是超越其他政治人物很多。以前的政治人物靠掌握媒體,要洗白還是抹黑都很容易,私下辦聚會或是拉樁腳,暗裡來去。但現在網路發達,各種爆料管道公開透明,以前的那套已經效果差,不管用,甚至是會越弄越糟的。像柯P這樣坦蕩蕩的人反而游刃有餘,也因為他明顯和其他政治人物的不同,在社群網路上發酵的速度更快更強,確實做出個人品牌,而且口碑都還不錯。

另外,反柯P的人倒不一定是所謂的既得利益者,但就我的觀察,大多是40歲以上的,習慣舊方法的民眾。柯P給他們的形象也許只剩叛逆反骨吧。

希望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網路新世代,帶給我們的是更健全的公民意識。



 很多人說,柯P當了兩年的市長,進步了,不再像剛上任那樣有種青澀的跌跌撞撞。
世大運辦得很成功,因為柯P和他的團隊認真努力做,方向正確,再加上反年改團體助攻,讓世大運變成全台灣的重要活動。

對於台灣獨派與統派越來越偏激的現在,柯P在這個議題卻又顯得模糊,其實柯P是「認清現實」,他做的也正是符合多數台灣人的期待,沒有所謂的「基本教義派」包袱,不獨不統,但是堅持台灣(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不需要爭執,因為這是事實。同樣的動作,不論是國民黨的人或是民進黨的人來做,都會有「不服從黨的意思」的矛盾,而柯P選擇不加入任何黨派,確實在這個議題上已經站到最高的制高點,直接搜刮大多數人的支持。

過去我們一直覺得要在兩派之間選一個比較不爛的蘋果,但是柯P直接跳出來,他也許是顆柳丁,但他真的是一顆很不錯的柳丁。